订阅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医疗损害、意外事件等经常发生,导致人们受伤程度不同。当涉及到保险理赔、工伤理赔、医疗损害理赔等民事纠纷赔偿时,通常需要进行伤残鉴定。然而,在具体的鉴定过程中,伤残鉴定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那么,当发生骨折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进行伤残鉴定?伤残鉴定的流程是什么? 伤残鉴定的时间安排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相关标准,伤残鉴定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因此,如果只涉及原发性损伤,可以在治疗终结后进行鉴定。但如果涉及并发症等复杂情况,必须在治疗并发症终结或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一般来说,在医疗终结后大约3个月左右可以进行鉴定。具体的鉴定时间还需要根据实际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建议在医疗终结、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后再委托进行伤残鉴定。 一、伤残鉴定的概念 伤残鉴定(又称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分为一至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目前常使用的标准有《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鉴定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者,鉴定意见中应该分别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
二、鉴定时机 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一般医疗终结3个月以后就可评定伤残了,但是有的损伤还是依具体治疗情况确定。 对于损伤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如涉及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视听功能障碍、关节功能障碍、毁容、可能出现并发症影响鉴定结论的,在并发症和后遗症没有确定之前,委托伤残鉴定的时间不宜过早,否则,伤残鉴定的等级低于实际的等级,对伤者不利。 对于损伤不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有些人认为委托伤残鉴定的时间应在治疗终结即出院后马上进行,因为有些疾病随着时间推移,会导致伤残级别降低,甚至达不到伤残级别了,这是不对的,评残主要看的是你恢复的情况还有医治医院的病历等材料,与恢复时间无关。 对需要做第二次手术的伤者,第二次手术结束也就是体内没有钢板或者钢针才算是治疗完全结束,应该在第二次手术结束之后进行评残,否则没有评残资格。 三、伤残鉴定部门 根据引起伤残的原因及伤残鉴定鉴定的用途,当事人可以选择不同的鉴定部门进行伤残鉴定。 1.社会司法鉴定机构 社会司法鉴定机构主要是在司法厅注册登记的公共法律服务鉴定中心,当事人可按照程序委托、缴费进行司法鉴定。常使用的标准有《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当需要进行工伤认定时,当事人可向当地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进行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按照要求及时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工伤认定,目前使用的鉴定标准是《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 3.公安机关的鉴定中心。 公安机关有自身的鉴定中心,当涉及刑事案件,需要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时,公安机关的鉴定中心也可以进行伤残鉴定,但只涉及刑事案件。目前使用的标准主要是2016年4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四、伤残等级鉴定的费用 目前,司法鉴定机构对伤残鉴定的收费标准采用按鉴定项目进行收费,不是按照伤残等级的严重程度进行收费,因此1-10级伤残鉴定的收费标准是一致的,现行的收费标准大概为800-1200元每项。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