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托福写作 红四方面军诞生了一位优秀的开国上将,他的名字叫陈锡联,人称“小钢炮”。土地革命时期,陈锡联跟随红四方面军转战鄂豫皖根据地、川陕根据地,三次经过草地,经历九死一生后才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陈锡联所在的部队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同时,陈锡联本人也担任了二野第三兵团司令员等职务,1949年,渡江战役之后,陈锡联在刘伯承等人的指挥下进军大西南,参与了解放西南的一系列战斗,是缔造新中国的大功臣。 重庆是当时西南的大城市,抗战时期曾作为国民党的陪都,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49年年底,二野解放重庆后,年仅34岁的陈锡联被任命为重庆市委书记,同时他还兼任了重庆市市长以及重庆市军管会副主任等职务,负责全面整顿重庆的生产生活秩序,促使解放军顺利接管重庆。 不过,陈锡联在重庆工作的时间并不长,1950年4月,他被调到解放军炮兵,担任了炮兵司令员,参与规划新中国的炮兵建设。1955年,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后续他继续担任了炮兵学院院长等职务,为我军培养了大量人才与优秀指战员。 1959年,为了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我党在庐山召开了著名的庐山会议。庐山会议期间,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邓华被叫上庐山,邓华过去与彭老总有过合作,熟知彭老总仗义执言的性格,所以发表了一些支持彭老总的言论。彭老总被“打倒”之后,邓华也受到了牵连,被撤销了沈阳军区司令员,在这种背景下,陈锡联被调到沈阳军区,成为沈阳军区的新任司令员。 陈锡联在沈阳军区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也经历了1966年开始的十年特殊时期。1973年年底,在毛主席等人的建议下,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而陈锡联则与李德生对调,由沈阳军区司令员改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后,陈锡联保护了很多受到“四人帮”迫害的老干部,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四人帮”作斗争。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四人帮”把这次会议看成是夺权的好机会,想方设法安排自己的人进入核心权力层,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毛主席与周总理提拔了一批信得过的干部,这其中就包括陈锡联。 也是这一年,时年60岁的陈锡联晋升为副总理,成为副国级干部。担任副总理后,陈锡联越发受到重用,1976年2月,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叶剑英休息,在毛主席的安排下,61岁的陈锡联代替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在陈锡联主持中央军委工作过程中,他积极支持华国锋,并在1976年10月协助华国锋粉碎了“四人帮”,立下了一件大功。 粉碎“四人帮”后,陈锡联继续受到重用,成为华国锋身边的得力助手,1977年2月,陈锡联不再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不过,他依然担任副总理以及北京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展开,“两个凡是”受到批判,陈锡联也慢慢离开核心权力层。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之后,陈锡联被免除了职务,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99年病逝,享年84岁。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