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乖哈网 https://www.120ghw.com/ 1965年的11月28日,原本被软禁在吴家花园的彭德怀老总,突然临危受命接到重任,前往大三线担任副总指挥一职。 那天清晨,他将居住了6年的吴家花园看了又看,然后提起行囊,登上了开往成都的33次列车。从北京火车站出发后,看着身后渐行渐远的景色,年过六旬的彭老总忍不住潸然泪下。回想他在吴家花园的2250个日夜,如今终于再有机会出来工作了。曾经关于他的“问题”、“罪名”等等,他满心欢喜地以为,终于可以翻开了新的历史一页。 2日后,67岁的彭德怀抵达了成都。好不容易被组织委以重任,他将积聚了整整六年的工作热忱,恨不得立刻全部迸发出来。于是他暗自发誓、下定决心,绝不辜负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重托,一定要在国防重地的大三线军工建设做出成绩! 然而,当他一路欢喜、焦急地到达成都永兴巷7号住地后,对前来接待他的三线建委副秘书长杨沛提出:“明天就让我工作吧。” 杨沛却平静地说道:“从北京到成都这么路,舟车劳顿辛苦了,还是先休息几天吧。” 听到这里,彭老总立即说道:“我都休息很多年了,已经休息够了。” 次日上午,大三线各局各处的负责人,开始按照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的指示同志,先后向新上任的副主任彭德怀同志汇报工作情况。 但是当彭老总对照挂图仔细询问和记录后,却发现自己所关心的军工建设情况,大家对他几乎是避而不谈! 原来,早在彭德怀去到成都之前,西南局就已经直接下达了一条原则指示:凡是有关军工生产建设方面的情况,一律不让彭德怀了解;另外,关于这方面的会议和内容,也不能让他参加、知晓;同时,也不能让他去军工厂参观;他外出的时候,必须有一名局长陪同,随时“了解”他的情况。 由此可见,彼时的彭德怀老总,比在吴家花园软禁的情形好不了多少。而之后的形势,对他来说却是更加的危险。 1966年之时,一场异常诡谲的政治风暴开始席卷而来。当时“四人帮”成员之一的姚文元写了一篇名为《海瑞罢官》的文者,直接将“海瑞”说成反党分子,而彭德怀老总更是他们批斗的主要目标。 据悉早在1965年的12月21日时,毛主席就曾对陈伯达等人说道:“姚文元的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听出毛主席的话中之意后,陈伯达立即故意说起“彭德怀是反党分子”一事,问毛主席对此有什么看法? 毛主席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说了2句话:“文章很好,既点了名,却没有打中要害。这其中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当年嘉庆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的时候,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呵。” 1966年1月至2月,三线建委在锦江饭店举行了年度总结计划会。被监视的彭德怀怀着复杂、沉重的心情参加了该会议。在会议上,虽然他很少发言,但是却仍旧对国家的三线建设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