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二)-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2022-10-09|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公式。已知面积S,高h,求底a,已知面......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三角形的面积=底 高 2。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公式。
已知面积S,高h,求底a, 
已知面积S,底a,求高h, 
例:三角形面积的推到
上面的平行四边形都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通过观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 高 2),用字母表示是( )。

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

五年级数学题100道

本单元教材除了上述在测量情境里教学长度单位的知识,还精心设计与学生生活有联系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测量长度的活动。例如:
练习五第6题,把5枚同样的硬币摞在一起,估计并测量它们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让学生进行一次有实际内容的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硬币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测量和描述比较妥当。
在长度是4毫米、4厘米、4分米的钉子里选择哪一枚,钉在墙上挂书包比较合适?学生需要想一想4毫米、4厘米、4分米各是多长,才能作出选择。他们头脑里的1毫米、1厘米、1分米等概念被提取利用,又得到了加强。
第10题,根据10张纸摞起来厚大约1毫米,推算100张、1000张、10000张这样的纸摞起来的厚度。把数10、100、1000、10000之间的十进关系与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对应起来解决问题,有助于体会不同的长度应该采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计量。
“动手做”指导学生培育一盆蒜,在它发芽以后,每天测量蒜叶的长度,并记录下来。从数学角度观察、了解、描述蒜的生长情况。

平行线的画法:(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一重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二紧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3)三平移:不变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4)四画线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垂线的画法:(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一重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二画线: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已知直线的垂线;三平移:三角尺向下平移,延长垂线;四标角:标出直角符号。五检查:利用三角板的直角检查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补充知识点: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垂线段的长度)

温馨提示: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2倍。
温馨提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面积相等。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 (上底十下底)x高 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公式。
已知面积S,高h,求上底a与下底b的和, 
已知面积S,上底a,下底b,求高h,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已经认识万以内的数,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能够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基础上,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用加、减法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等。
本单元教学的加、减法计算是小学数学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整数阶段最后一次教学加、减法计算。数学课程标准对整数加、减法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能笔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生掌握了这些口算和笔算,就能满足继续学习乘、除法计算的需要,如果遇到更大的整数加、减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也可以利用三位数加、减法的经验进行计算。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角的大小关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开化新媒体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开化新媒体 X1.0